0

安德烈·塔可夫斯基,20世纪电影史上至为伟大的导演之一,他在电影中多次引用过父亲的诗句。“双塔”父子在二十世纪的诗歌与电影领域为人类做出了极大贡献,在艺术上血脉相连,在生活中却如平行线般无从相交。

国内首本塔可夫斯基父子合传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,讲述这对非凡父子的真实故事,为理解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打开一扇窗户。这是一个关于时代风暴、个人命运、创伤记忆的故事,也是一个寻找父亲、不断渴望父亲认可的儿子与一个不想成为父亲的父亲之间的故事。

豆瓣书店现货发售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,附赠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电影诗徽章,限量500份。

塔可夫斯基父子

186人评论
[俄]马克西姆·古列耶夫 著 张晓东 译/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/32开/480页 / 圆脊精装/ 2021年6月
¥98 ¥79

父亲是灵魂诗人,儿子是奇迹导演

阿尔谢尼·塔可夫斯基与安德烈·塔可夫斯基,是生活在二十世纪俄国的一对父子,一位是灵魂诗人,一位是奇迹导演。


塔可夫斯基父子 塔可夫斯基父子

父亲阿尔谢尼秉承俄国诗歌传统,在特殊的年代创作了大量色调沉郁的诗歌,他在诗中写道:“我不相信预感,也不害怕凶兆/不逃避诽谤和毒药/世上并没有死亡/人人都会永生/一切皆不朽/十七岁不应恐惧死亡,七十亦然/只有现实与光明/世上没有黑暗,没有死亡。”


阿尔谢尼还翻译了不少苏联少数民族和波兰、阿拉伯的文学作品,出版诗集《降雪之前》《给大地以尘世之物》《信使》《魔山》《冬日》等。


阿尔谢尼的诗集《降雪之前》 阿尔谢尼的诗集《降雪之前》

儿子安德烈拍摄了《牺牲》《乡愁》《潜行者》《镜子》《安德烈·卢布廖夫》《伊万的童年》等经典影片。他一生虽然只拍了7部长片和3部短片,却成为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苏联导演。


安德烈以诗意的思考和充满圣经末世般的想象,创造了令人震惊的电影形象,影响了一大批捕捉灵魂的导演。英格玛·伯格曼认为“塔可夫斯基(安德烈)最了不起,他创造了崭新的、忠于电影本性的语言,捕捉了现实有形的生活,又能抓住虚无缥缈的梦境。”


安德烈·塔可夫斯基在诸如《乡愁》《镜子》《潜行者》等影片中,引用了父亲的诗歌,他的电影中强烈的诗性正来自父亲。


1979年,摄影师平哈索夫在阿尔谢尼·塔可夫斯基家为父子俩拍下一组照片。相片里,前景为七十二岁父亲刻满沧桑的脸,目光温和,透出“智慧与良善”,而微微虚化的背景则是侧身回望的儿子,表情严肃,若有所思,他看见的是父亲的背影。安德烈似乎一直都在寻找父亲,在追寻记忆的背影,也在电影中“找寻与诗的碰触”。


塔可夫斯基父子 塔可夫斯基父子

以塔可夫斯基的方式来书写塔可夫斯基

塔可夫斯基复杂的父子关系和充满风波的家庭生活本身,就是绝佳的电影素材。既可以是一部家长里短的大众情节剧,也可以是一部深沉的艺术电影。


马克西姆·古列耶夫在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这部传记中,以塔可夫斯基的方式讲述这对非凡父子的真实故事。


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作者马克西姆·古列耶夫 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作者马克西姆·古列耶夫

书中用父亲阿尔谢尼的诗句,儿子安德烈的电影剧本和名作《雕刻时光》,父亲给儿子的信,女儿(安德烈的妹妹)的回忆文字这些第一手的文献串起了四人的家庭生活,勾勒父子的艺术命运的轨迹。


儿子说,“家里没有男子汉……父亲在我的生活里总是缺席的”。父亲老不着家,每天作诗、翻译、会友、混文艺圈、闹婚外情,家庭的俗常生活和拮据处境很快让他疲倦。


“父亲生活在某个谜一样的平行世界,他交往的那些人的名字,已属于历史、永恒、俄罗斯文学,而他本人也属于这个世界,这个世界的大门对于他们之外的人,包括亲人在内都是紧闭的。”


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 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

儿子在孤独中成长,在生活中,父子如平行线般无从相交,在艺术上,塔可夫斯基父子血脉相连。安德烈的电影中时时出现父亲的诗歌和他的身影,对童年的回忆也是贯穿始终的一条脉络。


1962年,父亲首部诗集历尽磨难终于出版,就在同一年,儿子在威尼斯电影节斩获大奖,父子的命运似乎暗中重合了。安德烈也继承了父亲的优雅迷人、虚弱与感伤特质,他对文本的爱,对艺术的体悟与完美主义,为爱疯狂而不顾一切,对生命原初问题的不懈追问,也与父亲遥相呼应。


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实拍图 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实拍图

豆瓣书店现货发售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,附赠金属徽章

安德烈·塔可夫斯基看似晦涩的电影、名著《雕刻时光》,其实都在讲述他对“家”的爱与恐惧。


他在《雕刻时光》中写道:“在现实与记忆的邂逅中,两代人的命运叠合在了一起,一边是我的命运,另一边是我父亲的命运。”“《镜子》并非企图谈论我自己,完全不是。而是我对自己所挚爱的人的感情;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;我对他们永恒的同情以及自己的不足。”


塔可夫斯基父子

书中不但可以鉴赏安德烈的电影和阿尔谢尼·塔可夫斯基的诗歌,还能不时听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等人之经典巨作的回声。


塔可夫斯基父子

从《序幕》到《尾声》,十八章节,如剪辑而成的十八集纪录片。每一章节都配有一张宇宙星体抽象画,暗合了俄文原作的书名《塔可夫斯基宇宙》。阿尔谢尼着迷天文学,他把宇宙写成了诗:


“现在是猎户星座的阿尔法星在回答。

我在路上,我现在是星星,

我已将你永远遗忘。

我是一颗星——白昼的姐妹,

我不想被你梦到,

我和你从此无关。

三百年后再给我电话。”


塔可夫斯基父子

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东博士翻译,他曾出版电影学专著《牺牲: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书写》,还直接从俄文翻译了塔可夫斯基的《雕刻时光》。


本书也是国内首本引进的塔可夫斯基父子的单本合传。中文版采用32开圆脊精装本,装帧雅致,方便携带,轻松易读。


附赠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电影诗徽章 附赠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电影诗徽章

现在下单,附赠《塔可夫斯基父子》电影诗徽章,正面是安德烈的电影画面,背面是阿尔谢尼的诗句,潜行者和乡愁两款随机发货。徽章限量500份,送完即止。

徽章背面 徽章背面
书名:塔可夫斯基父子
副标题:
阿尔谢尼与安德烈
作者:
[俄]马克西姆·古列耶夫
译者:
张晓东
出版社: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
出版时间:
2021年6月
页数:
480
定价:
¥98
装帧:
圆脊精装
ISBN:
9787559835963

目录

序幕003
第一章牺牲027
第二章昨日的声音051
第三章独立的人077
第四章在希波克街105
第五章安德烈129
第六章幻肢痛149
第七章奇异的情感角落173
第八章少年195
第九章可怜的约伯221
第十章命运的改变243
第十一章星表265
第十二章走在老路上291
第十三章德高望重的衣柜313
第十四章平行运动337
第十五章自己去看357
第十六章寻找安德烈383
第十七章人类学407
第十八章玩偶之家429
尾声453

8.6
186人评论
5星 38.2%
4星 48.4%
3星 13.4%
2星 0.0%
1星 0.0%

豆瓣短评(共0条)

查看更多评论

其他推荐

价格说明
划线价格:商品定价,并非原价,仅供你参考。
未划线价格:商品的实时销售标价,具体的成交价格可能会因使用优惠券等发生变化,最终以订单结算价格为准。